吸引我看天才基本法的最初原因是数学,但把小朋友们的戏份看完,基本就跟数学告别了。后面虽然提到了贝叶斯,时空交通建模,python,matlab,神经网络,人工智能,但也是泛泛而谈并不深入。想要从戏剧里学习到学科知识,还是太难了。
我没看过原著,看完全剧的第一句是——“披着穿行皮的家庭剧”,数学、穿行都是工具,都是为了主角成长服务。过了小朋友们的戏之后,兴致泛泛,倍速、拖进度条更是家常便饭。纪江还稍微有点意思。
总的来说,剧还是不错。
人生路
吸引我看天才基本法的最初原因是数学,但把小朋友们的戏份看完,基本就跟数学告别了。后面虽然提到了贝叶斯,时空交通建模,python,matlab,神经网络,人工智能,但也是泛泛而谈并不深入。想要从戏剧里学习到学科知识,还是太难了。
我没看过原著,看完全剧的第一句是——“披着穿行皮的家庭剧”,数学、穿行都是工具,都是为了主角成长服务。过了小朋友们的戏之后,兴致泛泛,倍速、拖进度条更是家常便饭。纪江还稍微有点意思。
总的来说,剧还是不错。
前段时间需要写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,就是那种面向公众介绍某件事情,结果写得乱七八糟,最后还是靠新媒体的同事进行润色(其实是推到全部重写,捂脸),所以感慨下写点东西太难了,特别是要面对受众,要拿的出手。我是没这天赋,东西只能写给自己看。
忙完一圈事情以后,开始回顾前段时间看的破事精英。几乎在破事精英开播的同时期,番茄台推出了一档综艺——“开播!情景喜剧”,我也看了。还记得爱情公寓那句话——“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,最爱的人就在对面”,这就是我对情景喜剧的看法。
不知道欧美的肥皂剧和我们的情景喜剧算不算一个剧种,我看到的都是一群人在一起生活,有一起露宿荒山,有一起畅想中秋,也有一起步入婚姻,等等太多了,生活中的一些小事、荒唐事、尴尬事、还有任意妄为事。
破事精英一上线我就很喜欢,第一集就牢牢抓住了我,同为职场狗,看胡强也就是看我自己,没道理不喜欢。
后面的剧集很多,印象深刻的也不少,比如虚拟恋人那集,互动剧的形式不算新鲜,爱5就已经有了,我就跟刷RPG一样刷完了所有结局,我很好奇胡强最后看到的是莫菲还是AI。电梯那集也很好玩,一边四个人电梯里受着苦,一边三个人停车场“享着福”。还有剧本杀那集,还有短视频那集,还有公众号那集,有意思的太多了。
当然也不是完美的,七个人的故事,两两、两两、两两开始有一些成对儿的影子,但还不够,感情的升温和催化还欠缺一些剧情,不会欧阳莫菲就是AI本I吧?感觉人物有一些脸谱化,在生活中不会见到欧阳莫菲这样的程序员,能力太MAX,性格太嘎了;不会见到唐海星这样的销售,虽然销售见人说人话、见鬼说鬼话,但海星,如果剧情不告诉我他是个销售,我会觉得他是个闲杂人员或者“皇族”,光拿钱不干活;不会见到沙乐乐这样的实习生,有理想有正义OK,判断和选择总是正常的。当然戏剧嘛,总有夸张的成分,但稍微有一点跳脱。我觉得吧,更理想的人物刻画还是武林外传那样,比如白展堂吧,除了武功,你会觉得那谁谁谁一样一样的,又怂又刚。
开播里总提情景喜剧少,情景喜剧市场不好。最近还有新闻说爱奇艺和抖音合作呢,长视频、短视频谁胜谁负还不一定。至于情景喜剧,只要有人愿意写,有人愿意演,我就愿意看。说起来,不久前的德云瓦舍,大类能放到情景喜剧里吧,我也悠悠地看完了。
开播里还总说情景喜剧需要创新,大约是长视频受到短视频冲击,情景喜剧本来就不受宠,剧本不好写,人物关系难建立,人物刻画更难。提一嘴,新编辑部的故事,王千源演了一个娘娘腔,可太像了。所以情景喜剧需要创新来适应潮流。我觉得破事精英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:(1)互动剧,形式新颖;(2)剧情里也有很多超越现实但未来可能实现的场景,比如AI,比如全息投影,比如全息投影广告,想法很新,我觉得编剧导演的脑子很够用。
最后,希望能看到更多好的情景喜剧,好的表达。